返回 【经济学人】伦敦举办奥运盛事

提示:想查看cryforwhat的听写内容吗?不妨自己先亲手练习一下,做完后再来比试高低吧。

请在登录后才能看到内容!

请在登录后才能看到内容!

请在登录后才能看到内容!

当伦敦出于意料地打败巴黎获得2012年的奥运会主办权时,大众们欢呼,股市飙升,政客们自我祝贺。但是英国是个热衷自嘲的犬儒主义国家。哪怕在2005年竞标成功的那一天,一些评论家都要抱怨赛事的开销以及破坏及交通问题的可能性。一部相当优秀的BBC情景剧《2012》专门嘲讽官僚主义荒谬现象和混乱情况。在7月24日播出的最后一集中,奥运会解救委员会意识到,开幕式的烟火会触发守卫赛场的地对空导弹场。解决方案?虚拟烟火。

一再出现的问题是奥运会是否会成功举办。答案是:除非发生并不幽默的大灾难,否则会成功的。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就是一场物流和安全噩梦,但是亚特朗达还是成功展示了卓越的人力。在每一场奥运会,都有人破纪律地跑得更快,跳的更高,划船或者骑单车得更卖力。一旦运动员来到赛场,奥运会基本差不多是自己运作。虽然在早些时候的一场比赛中,朝鲜的足球运动员受到韩国国旗的招待。

不过,伦敦面临着几乎其他主办城市都没有面临过的挑战。举办了2000年奥运会的悉尼在一个郊区地点办了很多赛事。当时的悉尼人口仅为目前伦敦的人口的一半。四年前在北京,中国政府要求市民停止开车,工厂停工。拆迁房子制造公路并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机场中终端楼,无人争议。

提示:每次提交会覆盖之前的内容哦~